Loading
跳到主要內容

打開文獻

Unboxing the Archives

何德來的藝術創作具有內省的本質,詩文與圖像密切結合,他的短歌、隨筆、書信等私人史料,是透視其內心世界和創作理念的鑰匙,能提供觀者更全面的脈絡,深入理解藝術家的繪畫之路與思考歷程。

1994年何德來姪子藤田騰鯨(何騰鯨)先生捐贈本館的珍貴文獻,以及另一位姪子何銓選先生近年提供的重要資料,予以數位化,內容含括了照片、筆記、明信片、剪報與曲譜手稿等,當中涉及日文語境和書寫草筆的挑戰,相關翻譯、校註工作不易。本單元根據這兩部分文獻檔案階段性的梳理成果,呈現「美術展覽」、「文學詩歌」、「旅遊紀行」、「書信」、「音樂曲譜」五個主軸,以幫助後人更加完整了解何德來跨越繪畫、書法、文學、音樂等不同領域的藝術成就。

妻子不但是畫家的生命支柱,也促成他涉足日本邦樂(又稱和樂,是日本傳統音樂)。秀子從六歲起修習三味線和日本箏,青年時代拜入邦樂大師宮城道雄(1894-1956)門下。
緣此,何德來亦特意學習日本箏和三味線,以期與妻子琴瑟和鳴。如今,何家後人仍藏有多份曲譜手稿,大部分是何德來自創的詩與曲,亦有少數是畫家為旁人詩作所譜之曲。他的音樂創作強調旋律的情緒轉折,強弱寂徐變化跌宕,時有出奇的表現。其作曲技巧看似單純,然勝在意境,同時充滿現代性與實驗感,與他的繪畫精神遙相呼應。
本子題特別邀請尺八演奏家劉穎蓉、日本箏演奏家徐宿玶,以及聲樂家陳頊涵重組錄音,以詮釋再現百年前畫家的樂歌風采;並由徐宿玶老師逐篇導聆,引領觀者進入何德來的音樂世界。

* 書信及明信片翻譯:柯輝煌、齋藤嘉文、薛曉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