油彩、木板
Oil on panel
33 x 24 cm
1932年11月,何德來返鄉新竹定居約半年後,繪製了《月》這幅小作。畫中一輪凸月高懸夜空中,散發蜘蛛網般溫暖光暈。半抽象的畫面先以青色油彩作底,再堆疊白色筆觸表現光暈,靠近畫心處一抹突起的厚塗白彩表現明月。若縱向展示此畫,則造型獨特的月亮酷似臺灣的島嶼輪廓。故鄉臺灣是何德來作品恆常的母題,月夜則是他情緒湧現、奔馳、停頓、躊躇的基點,常常引發他創作圖像的衝動。1947年,何德來即以此作,首次參加日本民間藝術團體「新構造社」的會員作品展。於1978年2月2日的筆記手稿裡,他特別標記這件作品為「臺灣故鄉」之月,並在新構造社50週年之際,將此作呈獻給愛妻秀子,可見何德來特別珍愛這件意義非凡的小品。(王淑津)
本圖台可用鍵盤操作,快速鍵設定如下:
※ 設置焦點於圖台 Shift+V
﹝檢視﹞
F:水平翻轉。
R:順時鐘旋轉。
Shift+R:逆時鐘旋轉。
﹝放大縮小﹞
+ / Shift+W / Shift+方向鍵上:放大。
- / Shift+S / Shift+方向鍵下:縮小。
0:還原大小。
﹝移動﹞
W / 方向鍵上:往上移。
S / 方向鍵下:往下移。
A / 方向鍵左:往左移。
D / 方向鍵右:往右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