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
跳到主要內容

何德來致秀子明信片1967.9.18

現在六點,剛起床。
昨晚二十三點前發車[1],我們一行二十人。
騰鯨為我們考慮得十分周到,
謝謝他了。我也期待一行二十人
接下來的日程。
王先生的太太一切都好。
現在車行至綾部[2]。我[3]身體
        沒有和妳同行,我也倍感孤獨[4]
都好[5],眼睛也好多了。再見。
我也想畫畫[6]

註解

  1. ^ 根據1967年的鐵路時間表,如果德來從東京出發,這裡說的或許是從敦賀換乘了開往綾部(京都府)北部的列車,也可能是先坐22:40發車、開往姬路的特快「銀河」號,然後在京都換乘山陰線。但從原文「現在六點,剛起床」到「現在車行至綾部」的語句來看,德來的列車旅行很愉快,不像途中經歷過麻煩的換乘。這樣想來,他們或許乘坐的是從東京直達綾部一帶的臨時列車。
  2. ^ 原本寫成「着到」,後來改成「到着」(即「抵達」之意)。
  3. ^ 這裡的第一人稱選用了「儂」(わし、washi)。在1960年代的日本,這個第一人稱常常為中年以上的男性所用,帶有一點強勢的語感。不過德來的母語不是日語,所以很難說他有沒有感覺到這一層語感。有可能他只是把「儂」當作「我」的另一個版本來使用。
  4. ^ 這一句話插入在「儂も体の」(我身體)和「調子無事…」(都好)這兩句之間。可能是寫完明信片之後補上的。
  5. ^ 原文是「調子無事」,從日語表達來看有一點不自然。意思是「(身體)狀態很好」。
  6. ^ 這句話寫在明信片頂部的空白處。可以看出,德來坐列車,一覺醒來,非常愉快。所以明信片已經寫滿了,他還一定要把自己最想做的事寫進去。
註釋